二是通过在权力体系之外建立自己的学派,以谋求自己的独立生命形态。
例如,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,身体强良,思虑徇通,欲使随而学。(《墨子·尚同上》)如果有人违反,上之所是弗能是,上之所非弗能非,那就处以刑罚,古者圣王为五刑,请以治其民,譬若丝缕之有纪,罔罟之有纲,所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。
墨子所维护的国际和平多极秩序其实是与大一统相冲突的。1.鬼:诸神 墨子称众神为诸神(《墨子·非攻下》)、鬼神,或单称神,或单称鬼,或称神祇(《墨子·天志中》)、神禔(《墨子·非命上》)。(《墨子·贵义》)荀子称墨子与百姓均事业,齐功劳,颇为准确。(《墨子·尚同中》)《节用》:因其国家,去其无用之费,足以倍之,是故用财不费,民德不劳,其兴利多矣。……夫尚贤者,政之本也。
故命,上不利于天,中不利于鬼,下不利于人。而第二句行而宜之则是仁爱的另一方面,即仁爱的具体实现方式的历史适宜性,如在宗族时代或家族时代即亲亲为大,亦即孟子讲的差等之爱)。吕祖谦《左氏传说》(四库本)卷4《楚国之举常在少者》三纲者,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也。
[26] 今据《四库全书》检索,查得三纲一词于胡安国《春秋传》16见,胡宏《五峰集》24见,胡寅《斐然集》25见。[46] 丘濬:《大学衍义补》,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》《子部·儒家类》,第712册,第894页。宋太宗曾逼死亲弟廷美(即秦王),宋理宗整死了皇子竑(即济王)。[37] 参四库本吕祖谦《左氏传说》卷4《楚国之举常在少者》、《左氏传续说》《纲领》、《左氏博议》卷5,以及范祖禹著、吕祖谦注《唐鉴》卷九。
[11] 班固撰,颜师古注:《汉书》(全十二册),北京:中华书局,1962年,第3470页。[5] 本段所引董仲舒话,见苏舆:《春秋繁露义证》,第350-351页。
下面我们举三个例子来说明,如何来分辨古人三纲概念的真实含义。[49] 孙宝瑄,童杨校订:《孙宝瑄日记》,北京:中华书局,2015年版,第344页。所以孙氏强调,郑氏《诗谱序》一纲举而万目张,可证明纲的本义在于对天下万目的统领。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之道才是焦点,而阳尊阴卑、某为某纲只是实现这个焦点目标的途径之一。
[17] 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书同文计算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制作: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》(原文及全文检索版),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,1999年。[3] 苏舆:《春秋繁露义证》,第304页。也就是说,在这里,他们表面上讲的是狭义,但同时实际上预设了本义为前提,他们讲某为某纲就是为了实现本义的目标,即三伦之正道。古人从三大伦、而不是某为某纲使用三纲一词,在汉以后文献中有大量例证,这里仅举几条。
[19] 另有夫为妇纲共出现6次,未计入。正因如此,无论是程子给出的总结,所谓无父子君臣夫妇,君不君、臣不臣。
所以称三纲何?一阴一阳谓之道。[6]根据苏注引文,三纲就是指君臣、父子、夫妇这六人所构成的三对关系,其所以为三纲,原因正在于它们典型地体现了董仲舒所谓的阴阳之道。
除了朱熹,还有许多学者,包括吕祖谦[37]、真德秀[38]、王应麟、吴澄、宋濂[39]、丘濬、湛若水[40]等人,虽一方面也同样狭义定义三纲,而另一方面却又其他地方明显地从本义出发使用三纲一词。[39] 宋濂《文宪集》(四库本)卷2《贞节堂记》、卷20《故宁海郭君妻黄氏墓铭》。下表为四库本《朱子语类》和丛刊本《朱子文集》中三纲术语统计: 朱子一方面在《论语集注》、《四书或问》、《周子通书》注、《仪礼经传通解》等数处明确将三纲界定为君为臣纲、父为子纲、夫为妻纲,另一方面,又在多处从人之大伦、人伦之纲这一角度界定或使用三纲一词。纪纲既定,天下大定之语,实为三纲本义在先秦的鲜明表达。[6] 苏舆:《春秋繁露义证》,第350页。例如,元人吴澄亦好三纲,《吴文正集》(四库本)三纲7见[41]。
而邢疏引用《白虎通》两处,在引狭义三纲定义之前,先引本义三纲定义,可见邢疏没有明确地以某为某纲定义三纲。宋代以前,除《白虎通》之外,唯一一例仅见于孔颖达《礼记注疏》卷39引《含文嘉》文。
[13] 《三字经》版本甚多,参施孝峰主编:《〈三字经〉古本集成》(影印本),沈阳:辽海出版社,2008年。《近思录》叶采集解此语称,太宗以智力劫持取天下,其于君臣父子之义有亏,闺门之间又有慙德,三纲皆已不正[52]。
这几段话的核心思想我认为可归纳为如下几条: 1、三纲指君臣、父子、夫妇这三对关系,即三伦。大者先正,则小者从而正矣。
换言之,人们选择狭义三纲概念,是以为其可实现本义。[43] 在此,吴氏不仅明确称夫妇、父子、君臣为三纲,而且强调三纲所以为三纲是由于它们代表人伦之大者。总计歧义者约274次,其中经部61次,史部87次,子部51次,集部62次,附录8次。又如,明儒丘濬《大学衍义补》(四库本)中三纲多达16见[44],虽在卷40《治国平天下之要·明礼乐·礼仪之节下》引朱子三纲谓君为臣纲、父为子纲、夫为妻纲之文,又于卷2《治国平天下之要·正朝廷·正纲纪之常》详引《白虎通》三纲本义之定义。
下面我们用下表来概括三纲的两个含义及其关系: 下面再用表2来说明《白虎通》中三纲与某为某纲之关系: 据此,我们可以说,三纲的本义指三种主要人伦。是故臣兼功于君,子兼功于父,妻兼功于夫,阴兼功于阳,地兼功于天。
如果我们把程子所说的三纲解读为本义,即指君臣、父子、夫妇这三大伦,也许能更好地贴近上下文所反映的原意。三事为人生之纲领,故云三纲也。
同样的事情亦见于朱熹在做焕章阁侍讲期间,曾力谏宋宁宗行孝。[18] 不包括两次君为臣之纲,见《十先生奥论注 续集》卷十三《治道论·士风(叶适)》及《吴文正集》卷二十《纲常明鉴序》(《宋元学案》卷92亦引吴氏语)。
[33] 卷97为朱子引其父朱松奏言。从字义上讲,纲者,张也。阁臣张璁等言: 夫妇之伦,参三纲而立。然其所以肇修之端,则在乎爱敬焉。
在其所撰《礼记纂言》中,他更是明确地从本义出发界定三纲,卷28《哀公问》解称: 夫妇、父子、君臣,三纲也。[3]可见,所谓三纲五纪,当回到《白虎通》的纲纪脉络来理解。
该数据库以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》为底本,产品代号:SKQS-V- 02,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书号:ISBN 7-980014-91-X/Z52。所以,他们所说的三纲,与人之大伦或三大伦[1]几乎是同义语。
此外,他更于卷79《治国平天下之要·崇教化·躬孝弟以敦化》中称: 天生人君,而付之以肇修人纪之任。本文的要点是,对本义的忽略,将三纲简单地归结为某为某纲,导致今人无法正确理解古人思想,结果重要歪曲古人,乃至把三纲妖魔化。
文章发布:2025-04-05 09:38:54
本文链接: http://sb4tj.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.org/eha/2536.html
评论列表
墨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,是因为他相信自己是天意的代理人:我有天志。
索嘎